小孩子的样式 |
作者:溪水旁的树 |
所属栏目系列:信仰与家人见证 |
小孩子的样式
写在前面的话——
“儿女是雅伟所赐的产业;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。”(诗127:3 )
感恩雅伟天父,在生命旅程中,将可爱的孩子赏赐给我们。在这里,我们记录了孩子言行的几个小小片段,在他们身上,流露着单纯的爱、专一、感恩和付出,是天父所喜悦的。“因为在神国的,正是这样的人。”
为人母亲不单是一个身份,更是一个荣耀的使命:教养孩子成为一个敬畏天父的人,在他(她)当行的路上到老也不偏离。在今天“母亲节快乐!”的声声祝福中,愿我们每一位都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,殷勤勇敢,在属灵里为天父多结果子,生养众多,得蒙他的喜悦。
母亲节,因雅伟而乐!
女儿刚满3岁,和她吃饭时我们会一起祷告,晚上陪她睡觉,有时也会,曾经有为她上幼儿园前学会上厕所的事交托,也有为她睡觉流鼻血的事交托,每每听我祷告完,她都会用稚气的声音说“阿门”。
2月初,我去医院看望一个脑部受损的孩子。因为是疫情的特殊时期,出门前,我特意跟女儿交代了妈妈去什么地方做什么,让她和爸爸乖乖在家。之后可能有过一两次,也和女儿睡觉前为这个病痛中的小弟弟祷告。
一个多月后,有一天我们午饭前准备祷告时,坐在我对面,抱着小拳头的女儿着急地提醒我:“哎……哎……为那个小弟弟祷告!”我有些吃惊,没想到她还记得那个孩子!我说好,然后开始,刚说了一两个字,又听到她打断我:“哎……哎……那个小弟弟叫吴思熠!”她竟然还记得那孩子的名字!此后每一天,只要我们一起祷告,她一定会提醒我为那个小弟弟祷告!
女儿小小的善良的心里,竟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要把他们放在祷告里!谢谢你,我的榜样!
(姝妈)
一次和小七一起看绘本,上面画了一条蛇,我对他说:“妈妈很害怕蛇,需要被保护。”一次和他去郊野公园,忽然听到旁边的树丛有响动,我对他说“会不会是蛇?妈妈有点害怕。”小七马上抱住我的胳膊,说保护妈妈。虽然他还那么弱小,但是勇于付出。
一次为了避开人群,特意请了一天假带小七去动物园,那天天很热,而且动物园只有少部分开放,我还需要不停地接电话,最后还被迫提前出园。我觉得是糟糕的一天,但小七心思单一,因为妈妈的陪伴和看到熊猫拉便便,他就开心了好几天。
小七喜欢玩积木,常常是搭不整齐,堆上几块就塌掉了,但是他不气馁,反复练习,几天他就能把积木堆得很高了。看到孩子反复练习,我就想我的属灵成长也是需要忍耐着反复操练。
一天和小七玩,我疲惫的坐在旁边。忽然他拿出猜图玩具,故意问我是什么图案,有点像要逗我开心的样子。我问他“小七,在哄妈妈吗?”他马上说“小七在逗妈妈玩。”哇,孩子的关心,马上除去了我的疲惫。天父雅伟也是多么乐意看到我们的回应啊。
(小七妈妈)
晚上陪儿子睡觉,我会请儿子祷告。儿子总说:“雅伟天父,我爱你。”有一天,我好奇地问:“儿子,你为什么爱雅伟天父呢?”儿子回答:“因为雅伟天父爱小孩呀,他爱我呀,所以我爱他。”多么纯净的爱。往往我们求天父给很多祝福,我们才能爱天父;孩子,因知道天父爱他,他就已经爱天父了!
爸爸上班了,妈妈预备了丰富早餐和儿子享用。儿子吃了美味的食物,常说:“给爸爸留一个,他下班回来吃。”疫情期间,爸爸做了美味面包,儿子说:“妈妈,你记得把面包拿一半给爷爷奶奶送去哟。”妈妈心里大喜:“儿子,谢谢你提醒妈妈,妈妈都没想到。”
早晨我和儿子在阳台享受温暖阳光,不一会儿太阳光被隔壁的大楼挡住了。我说:“太阳没有了。”儿子说:“妈妈,太阳已经去别人的阳台了,这样就可以和别人分享太阳了。”太阳也能分享,我学到了。
疫情期间儿子不能去上幼儿园,我就去姐姐家拿回来地垫,方便儿子玩,儿子看见地垫问我:“妈妈,垫子给我们了,那高妈妈的小孩怎么办?他们不是要坐在地上吗?好冷哟。”儿子幼小心灵,满满的装着别人的需要。
儿子,你是雅伟派来的天使,教我如何去爱雅伟,去分享,去爱别人。
(彦妈)
“妈妈!妈妈!”听到儿子的叫声,我赶快跑过去,却看到他站在椅子上,看着我得意地笑。从此以后,家里的一切都被他用来爬高高,饼干盒、油桶、凳子、桌子、储物架、高低床。每一天他都抓紧一切机会爬高高,高兴了要爬,生病了要爬,找不到踮脚的东西,踩着垃圾桶也要爬,掉下来摔痛了,站起来继续爬……
在属灵成长上,自己也希望能有孩子的专一与执着。
带儿子出去玩,约定闹铃响了就要回家。结果回家的路上,儿子看到游乐场,就撒腿跑过去。“宝宝,闹铃响了,我们要回家了。”知道他这个时间点是又困又饿,需要回家吃饭睡觉。儿子听到后,停下来,望望游乐场,看看我,犹豫了一会儿,就转身走过来跟着我回家了。那一刻,我为儿子的选择欣慰感动。他放下自己,听话顺服,让我轻松高兴。如果我常常这样顺服,我的天父也会喜悦。
儿子在学说话,学会说“谢谢”之后,就看着我,一字一顿很认真地说:“谢谢爸爸,谢谢妈妈!”我的心被儿子融化了。体会到雅伟天父喜悦他的儿女,当他们以感谢为祭。此后,每天儿子都会重复多次“谢谢爸爸,谢谢妈妈!”。不住地感谢,这是我在孩子那里学习的,对天父爱的表达。
(在溪妈)
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