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惟有完全人才能成为救世主【整章】 |
作者:张熙和牧师 |
圣经有关独一真神和一个完全人的教导
几年前我和妻子为了福音工作去了一趟印度,一路上这个大国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数不胜数的偶像。而在众多偶像中,只有少数比较突出,成了受人敬拜的知名偶像。大大小小的庙宇随处可见,常常挤满了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。我心里不禁冒出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神呢?要是有一位可以满足一切的神,那么其它的偶像岂不就多余了吗?是不是正因为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位可以满足一切的神,所以人必须求助于各种偶像,以满足各种需要?今天的外邦基督徒不再明白,“犹太基督教一直坚持这一历史事实,即弥赛亚和拿撒勒人主耶稣并非神明,并非第二位神,而是普通人而已”(摘自孔汉思〔Hans Küng〕Christianity,97 页)。
无需另一位神,但急需一个完全人
新约的救恩教导特别是保罗的教导,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呢?是什么决定了人类永恒的福祉呢?整个新约的救恩教导是悬于一线上:一个完全人。没有他,就没有救恩。完全人是什么意思呢?他是人,但不像亚当,他是无瑕无疵的(“无瑕疵、无玷污的羔羊”,彼前 1:19),正因如此,他才能够成为救世主。人无需另一位神(雅伟已经足够有余),所以人不需要耶稣是神;然而要想得救,人绝对需要一个完全人。
奉耶稣为神不能让耶稣成为完全人,反而把他弄成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了,因为他只有人的身体。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,是不是我们已经被三位一体论蒙蔽住,结果连明显的事情都看不见了?关键就是,如果耶稣不是人,好像亚当、好像我们一样,那么我们得救的希望也就成了泡影。之所以不明白这一点,是因为我们不明白圣经所启示的救恩的基本原则。简单来说,若要救我们,神就必须预备一个完全人,能够消除亚当(以及人)犯罪的致命后果。神如何透过这个完全人拯救我们呢?保罗一语破的:
“因一人的悖逆,众人成为罪人;照样,因一人的顺从,众人也成为义了。”(罗 5:19)
这节经文言简意赅,总结了新约的救恩教导。完全明白了这句话,也就彻底明白了救恩之道。但很多属灵内涵都浓缩在了这一节经文里。
“一人的顺从”让“众人也成为义”,这是必须“因受苦难”才能成就的。
希伯来书 2 章 10 节:“原来那为万物所属、为万物所本的,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,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,本是合宜的。”
希伯来书 5 章 8-9 节:“他虽然为儿子,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。他既得以完全,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。”
希伯来书 7 章 28 节:“……是立儿子为大祭司,乃是成全到永远的。”(新译本:“……用誓言所立的儿子,却是成为完全直到永远的。”)
这几节重要经文真成了三位一体论的难题,因为三位一体论者所接受的教义是,“儿子”就是“子神”;这些经文却说,子是不完全的,父必须让他成为完全,特别是借着苦难让他成为完全,这种观念对三位一体论者来说是难以下咽的。若有人争辩说子在此是作为人的身份,那么旋即就又碰到了基督论的难题:这就是将“两种本质”一分为二,彼此独立运作,结果两种本质的合一性就成了问题。如果不能将子神的两种本质一分为二,就无法回避希伯来书这番犀利的话,那么这便引发了一个关于子神的尖锐问题:这是哪一种儿子,居然还没有学会顺服父亲?人的儿子,即便是好儿子,也需要学习顺服父亲,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;而他之所以是好儿子,正因为顺从父亲。可是那位从太初就存在的永恒子竟然也没有学会顺服父亲,只是到了世上才学会顺服,这又如何理解呢?
还需要注意的是,希伯来书这些经文都一致强调是父神雅伟让子成为了完全,并非子自己完善了自己,所以所谓的“两种本质”根本是离题万里。希伯来书 2 章 10 节“得以完全”一词,希腊原文是一个字(即成为完全),是主动语态,因为是雅伟神在主动让子成为完全。另外两段经文说的是“得以完全”、“成全”,希腊原文是被动语态,因为子是主语,并非父。神的旨意是让基督成为完全,神这样做是为了拯救人类。
在希伯来书乃至整个新约,“子”是弥赛亚的称号(“神的儿子”或者“人子”),绝对不是三位一体的“子神”。原因很简单,新旧约都没有“子神”一词。
以上引用的这三段希伯来书经文都阐明了一个真理:神透过苦难,让子、弥赛亚耶稣成为完全,好让他成为“救他们的元帅”(来 2:10)。由此可见,让“为人的基督”(别忘了“基督”意思是“弥赛亚”,救主,路 2:11 等)成为完全,这是人类救恩绝对重要的元素。弥赛亚惟有成为完全人,才能做“救世主”(约 4:42,约一 4:14)。
用献祭的图画来看,惟有献上的祭牲“没有残疾”,即完全,神才会悦纳这份献祭。不完全的祭牲,哪怕一点点瑕疵,都不可献上为祭。这是旧约律法反复强调的道理,即便不懂希伯来文的人,也能够看见“没有残疾”这句话在利未记出现了 17 次,在民数记也出现了 17 次,都是在指献祭用的动物。而有些经文中,这句话不只出现了一次,比如民数记 6 章 14 节:“他要将供物奉给雅伟,就是一只没有残疾、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,一只没有残疾、一岁的母羊羔作赎罪祭,和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作平安祭。”
因此,主耶稣基督这位完全人,就能够将自己献上为祭,好拯救世人。所以希伯来书 9 章 14 节说:“何况(与祭牲相比,13节)基督藉着永远的灵,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,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,除去你们的死行,使你们侍奉那永生神吗?”彼得前书 1 章 18-19 节也说:“知道你们得赎、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,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,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,如同无瑕疵、无玷污的羔羊之血。”
完全人耶稣基督的独特之处
这位完全人是完全顺服神的人,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。所以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3 章 10 节强调说:“就如经上所记:‘没有义人,连一个也没有’。”经常有人错拿这节经文证明人“全然败坏”了,可是保罗承认世上有义人、有好人,为什么他们对保罗这番话置若罔闻呢?就在罗马 5 章 7 节,保罗说:“为义人死,是少有的;为仁人死,或者有敢作的。”
世上虽然有好人,可是按照雅伟神的标准,没有一个是完全人。而人类要想得救,就必须找到这样一位完全人。所以耶稣必须是完全人,才能救我们。三位一体论的神学家们要是稍懂一点圣经的救恩论,就不至于犯这种错误,反复谈耶稣是神了。新约没有一处经文说相信耶稣是神,才能得救。关键是要相信,这位“为人的基督耶稣”是神为我们的救恩所设立的中保(提前2:5-6),他是世上惟一的完全人,这是神所做的新事,为的是成就人类的救恩。
耶稣的完全恰恰体现在完全甘心服在父神雅伟的权下,一切都惟父神马首是瞻。正因如此,耶稣反复强调自己甘愿完全顺服神的旨意,尤其在约翰福音强调最多,以后我们会探讨。
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:“完全人”是什么意思呢?要知道,只有雅伟神是绝对完全的,人不是绝对完全的(“你们要完全,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”,太 5:48)。所以成为完全就是像神那样,拥有神的性情。尽管受苦是成为完全必不可少的一步,但受苦本身能够让人成为完全吗?毕竟太多人都有太多的受苦经历,很多人默默忍受苦难,有的甚至表现出以苦为乐的英雄主义气概,但他们有没有因此而成为希伯来书所说的那种完全人呢?有些受过苦的人也许可以获得道德升华;然而凭人的能力,根本达不到基督的完全。
基督之所以能够成为完全,是因为神的介入,道住在了他里面,“成了肉身”(约 1:14);“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”(西 1:19),“神本性一切的丰盛,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”(西 2:9)。即是说,基督之所以能够达到完全,是因为神特别与他同在,就住在他里面,他里面有神的能力。雅伟神跟基督建立了最深层次的合一(“我与父原为一”,约 10:30),凭借这种合一,基督有能力成就人无法成就的事情。正因如此,耶稣才被称作“独生子”(约 1:14,3:16、18;约一 4:9)。这也是耶稣跟亚当迥然不同之处,亚当是“出于地”,耶稣是“出于天(即从神而来)”(林前 15:47)。若不是雅伟神特别住在基督里,那么他根本达不到这种成就救恩所必备的完全。雅伟一切的丰盛,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这完全人里面,雅伟借着他来到世人当中,好成就人类的救恩。
此外也需要强调的是,基督身为人,他在达到这种完全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。因为希伯来书 5 章 8 节说:“他虽然为儿子,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。”“学”字,希腊原文是主动语态。这不是被动的听令受命,而是全心全意去遵行父的旨意。耶稣这样说道:“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”(约 8:29)。他能够完全认同诗人的感受:“我的神啊,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,你的律法在我心里”(诗 40:8)。他能够说遵行神的旨意是他的食物(约 4:34),可见他一定明白“以雅伟为乐”(诗 37:4,赛 58:14)是什么意思。
完全人是完全的老师
我们经常提起“耶稣的教导”,却没太注意他的教导其实是来自天父,并非他自己的。耶稣传讲的是天父的教导,他只是代言人。在约翰福 7 章 16 节,他亲口证实道:“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,乃是那差我来者的。”主耶稣的一切教导都是天父在向我们说话,耶稣多次强调了这一点,除了约翰福音 7 章 16 节,还有以下几处经文:
约翰福音 3 章 34 节:“神所差来的,就说神的话,因为神赐圣灵给他,是没有限量的。”
约翰福音 12 章 49 节:“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,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,叫我说什么,讲什么。”
约翰福音 14 章 10 节:“我在父里面,父在我里面,你不信吗?我对你们所说的话,不是凭着自己说的,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。”
约翰福音 14 章 24 节:“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,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,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。”
约翰福音 17 章 8 节:“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,我已经赐给他们。”
耶稣之所以是完全人,也因为他总是“说神的话”(3:34),在言语上是完全的。正如雅各书 3 章 2 节所说,“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;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,他就是完全人,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。”
没有耶稣,就不会有天父的教导,所以我们为耶稣由衷地感谢天父。但别忘了耶稣的信息是神的话,而耶稣经常称这位神为他的“父”。
耶稣将“道”传讲了出来,也亲身体现了出来,而这“道”之所以是真理、生命,正因为它是神的话,是天父的话。神的话是神的启示,是吸引人归向神的途径。天父用他的话吸引人,这就跟我们稍早前看过的一点是一致的,即耶稣是神的道的具体体现,他是通往天父的道路。换言之,耶稣是天父赐下的粮食,人可以“吃”他而得生命。其它类似的比喻也都勾勒出了这幅图画,即耶稣是神向人启示、施行拯救的工具。而这一点在约翰福音尤为突出,比之于其它新约书卷,约翰福音更加强调耶稣是父所差来的,生命完全顺服、倚靠天父。下来我们要从圣经中找出这个论点的证据。
耶稣强调自己是父所差来的,
所以奉父的权柄行一切事
关于父差了耶稣来这一点,只要统计一下出现次数,立刻就会看见这一点在约翰福音有多重要。“差”字是在翻译两个希腊字:
apostellō pempō
马太福音 3 次(也包括了 21:37) 0 次
马可福音 2 次(也包括了 12:6) 0 次
路加福音 4 次 0 次
约翰福音 17 次 24 次
apostellō 和 pempō 加起来总共在约翰福音出现了 41 次。
这可真是浓墨重彩,而且都是出现在主耶稣的教导里。在约翰福音 13 章 16 节,耶稣似乎唯恐我们没明白,便说了这番话: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仆人(doulos,奴隶,在腓 2:7 也用在了耶稣身上)不能大于主人,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”,所以“父是比我大的”(14:28)。
这